石墨材料具有質軟、易剝落等特性,在加工過程中,切削力和切削熱若控制不當,易導致加工精度下降、刀具磨損加劇等問題。石墨雕銑機通過優化設備結構、改進加工工藝及引入智能控制系統,實現對切削力和切削熱的精準控制,具體從以下方面展開。
一、優化設備硬件結構設計
1.高剛性主軸系統:石墨雕銑機采用高剛性、高精度的電主軸,其內部軸承經過特殊設計與預緊處理,能夠在高速旋轉時保持穩定,有效降低因主軸振動產生的額外切削力。同時,電主軸的散熱性能良好,通過內置冷卻系統快速帶走運行產生的熱量,避免因主軸過熱導致切削熱累積。
2.精密進給系統:運用高精度的滾珠絲杠和直線導軌組成進給系統,減少傳動過程中的摩擦與間隙。例如,采用雙螺母預緊的滾珠絲杠,可消除反向間隙,確保工作臺平穩移動,使刀具與工件接觸時的切削力均勻,避免因進給不穩定導致切削力突變而產生過多熱量。
二、改進加工工藝參數
1.合理選擇切削用量:根據石墨材料的硬度和加工要求,精確設定切削速度、進給量和切削深度。降低切削速度可減少刀具與石墨的摩擦生熱,但會影響加工效率;增加進給量會增大切削力,需謹慎調整。通過大量實驗數據總結,選擇合適的參數組合,如適當提高切削速度、降低進給量,可在保證加工效率的同時,有效控制切削力和切削熱。
2.優化刀具路徑:利用CAM 軟件進行刀具路徑規劃,避免刀具在加工過程中頻繁啟停和急轉彎,減少切削力的突變。采用分層切削、螺旋下刀等方式,使刀具逐漸切入工件,降低瞬間切削力,同時有助于切削熱的散發。
三、智能控制系統與輔助技術
1.實時監控與反饋:石墨雕銑機配備傳感器實時監測切削力和切削溫度,如在主軸上安裝壓力傳感器,實時獲取切削力數據;通過紅外測溫儀監測加工區域溫度。當檢測到切削力或溫度超過設定閾值時,控制系統自動調整加工參數,如降低進給速度或暫停加工,待溫度降低后再恢復,實現動態精準控制。
2.冷卻與潤滑技術:采用微量潤滑(MQL)技術,將少量潤滑劑與壓縮空氣混合后噴向切削區域,既能起到潤滑刀具、減少摩擦的作用,又能帶走部分切削熱。此外,部分設備還配備真空吸塵裝置,在加工過程中及時吸除石墨粉塵,防止粉塵堆積加劇摩擦產生熱量,同時保持工作環境清潔,提升加工穩定性。
石墨雕銑機通過硬件結構優化、加工工藝改進以及智能控制技術的協同應用,實現了對切削力和切削熱的精準控制,為石墨材料的高精度、高效率加工提供了可靠保障。